寺院有時會因燒香拜佛引發火災,為避免火災,人們想到了一個不用燒香也能供佛的方法——制作藥泥佛像。公元7世紀,藏式藥泥佛像、面具開始出現。
2020年7月15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藏學出版社副編審南加才讓在“藏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國際視頻學術研討會”上分享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式藥泥面具制作技藝”從曾經面臨傳承危機到如今蓬勃發展的故事。
“在調研時,我們來到道孚縣前進一村的‘藥泥面具工作室’。一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藏香味,當時以為是藏香?!钡S后發現,其實是藥泥面具散發的芬芳。南加才讓介紹,藥泥面具在制作時會摻入多種名貴藏藥和香料,因而能散發藥香味。人們發現這種香味能提神通竅和驅蟲,藥泥面具因此開始流行。這種工藝得以傳承,形成了以宗教文化內容為主、融合古代藏族和古印度藝術風格的古老傳統手工制作技藝。
南加才讓了解到,制作藥泥面具需要比較高的繪畫基礎,而且規定“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繼承人的選擇很難。同時,藥泥面具取材于海拔4600米以上雪山的泥土和雪水,需摻入60多種名貴藏藥、80多種寶石、25種香料,原料投資大。諸多困難面前,藥泥面具制作技藝一度瀕臨失傳。但隨著國家各項傳統文化保護措施的落實,如今,藥泥面具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南加才讓介紹,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四龍降澤藏式藥泥面具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制作工藝融入現代美術元素,不再局限于宗教用途,品種從原來的10多種,發展到現在的近200種,其中3種還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借助互聯網,面具不僅能夠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還遠銷到了韓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國家。
與此同時,手藝的傳承不再局限于家族內部。四龍降澤先后吸收了31名當地農民,讓他們在農暇時間兼職制作藥泥面具。既解決了“傳承難”的問題,也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脫貧。
四龍降澤如今對藥泥面具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蹦霞硬抛屨J為,藏式藥泥面具這一融合了“民族文化、民間工藝文化、宗教文化、醫學文化”的民族傳統手工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繼承發展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性案例。大量瀕臨失傳、斷代的傳統手工藝在新時代得以傳承并煥發出新的生命,讓越來越多的人得以了解并感受到藏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