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中心西區剛堅藝術中心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對藝術中心開館首展做最后的準備。4月28日下午,《西藏面孔》于小冬油畫展將在這里開幕。
在藏工作的13年,于小冬有著美好難忘的記憶。此次展覽,他把對西藏的熱愛呈現在30余幅作品中,想讓觀眾透過跨越25年的畫作,感受“地球第三極”上的真實和純粹。
圖為畫家于小冬
圖為畫家于小冬正在創作
1984年,20歲的于小冬剛從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便自愿申請進藏工作,任教西藏大學藝術系。
于小冬在西藏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代?!拔铱傆X得自己是在西藏長大的。許多難忘的記憶,可以寫一本厚重的回憶錄?!?
散落在記憶長河中的故事,和藏族畫家阿札單車闖阿里的經歷讓人難忘。1996年、1997年兩年里,于小冬和阿札開著破舊的北京吉普車,前往阿里。車陷泥沙、強過河水、風裂車棚……兩人經歷了無數險情,看到了熱愛的西藏古代藝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援藏結束后,于小冬任職天津美術學院。雖離開西藏,但這片土地一直是他最重要的創作題材。
“面對真實的西藏面孔,我的想象力很快活起來?!比宋锏囊伙A一笑、喜怒哀樂逐漸在一筆一畫間呈現,這是畫家對真實事物的觀察,也是與自身的審視和對話。
對西藏最濃烈的感情、對西藏傳統繪畫研究欲罷不能的學術領域、西藏人物成為最重要的繪畫創作題材,這些促成了《西藏面孔》于小冬油畫展上30幅西藏題材油畫原作和一幅《金瓶掣簽》縮印高仿在剛堅藝術中心的亮相。
圖為于小冬在西藏采風創作時與當地群眾合影
圖為于小冬在西藏采風創作時與當地群眾合影
這些畫作中,《渡》是于小冬最為珍視的創作之一。
從1997年的成熟構思,到1999年的素描稿第一稿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于小冬越發感覺問題很多?!白钪饕氖侨鄙偃宋锴榫w上渾然天成的統一,沒有我所希望達到的看似幽靜又深藏激動的豐富性?!?
于是2000年冬季,于小冬來到雅魯藏布江桑耶寺渡口蹲守。反復地乘坐渡船,他終于守來一個傍晚的余暉?!皩Π蹲詈蟮囊黄柟?,好像是看得見的理想和希望?!庇谛《沼洷旧瞎串嬃藷o數次小草圖,推敲構圖。
2001年初,經多次修改,素描稿終于完成。2006年,《渡》被新加坡一機構收藏。由于無法聯系對方,此間的大型展覽《渡》未能與觀眾見面。2020年,于小冬二度創作,用其現在的繪畫風格,調整了色調和光線重畫了《渡》。
圖為于小冬2020年創作的《渡》
圖為于小冬2006創作的《次仁拉仙》
面對空白的畫布,腦海中浮現的西藏場景,拿起畫筆,于小冬將對西藏的感情付諸筆端。藏族朋友反饋說,他畫的西藏“是真實可信的、是有真情實感的?!边@是對他創作的褒獎。
他希望通過展覽,“表達對藏族同胞的特殊情誼、對西藏的無比熱愛。讓觀眾體會到撲面而來的真誠與感動?!保▓D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