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高原新城馬爾康,云淡天高,陽光明媚,碧綠的梭磨河水輕柔地穿城而過?!斑@個飄帶再向外飄逸一點,線條再細膩一點……”“你看,這樣是不是比之前要好些?”……在馬爾康濱河路邊的一個展示廳內,一位手握畫筆,頭頂鴨舌帽的畫師用筆尖在畫板上輕輕地勾勒著,一邊和畫師熱布多杰探討如何將傳統唐卡的創作與藝術創作環境相適應,滿足公眾不同的審美需求。專注的他們絲毫不受窗外的喧鬧所干擾。
眼前這位畫師叫旺松,個子不高的他今年47歲,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整個人的氣質顯得非常儒雅,聲音低沉渾厚,更加凸顯出他的沉穩。旺松是這間展廳的主要負責人,也是阿壩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畫筆在他手中,不僅僅是繪畫的工具,更是他尋找藝術源泉和創作靈感的表達方式。
一花一世界
馬爾康嘉絨文化底蘊豐厚,唐卡是嘉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馬爾康也被譽為“嘉絨唐卡之鄉”。在馬爾康城區,有一處唐卡畫師們聚集交流、繪畫創作的地方,它就是馬爾康濱河路邊的“阿壩州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研發”展示廳,這里也是馬爾康地區唐卡和嘉絨文創產品的展示窗口。走進展廳,恍若走進了一間藝術殿堂。一幅幅制作精美、色彩淡雅、筆觸細膩、線條流暢、題材多樣、造型優美大方的唐卡作品一一呈現。駐足,凝視,能夠感受到畫師用心創作的熱情及精湛的繪畫技藝。
在展廳的右前方墻壁上懸掛著旺松2017年創作的《一花一世界》,該作品獲“太陽神鳥杯”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繪畫類金獎,作品以其獨特的構圖、上色和中國畫式留白運用在業內的創作上獨樹一幟,吸引無數來往的人們駐足觀看。
在旺松看來,優秀經典的藝術作品應該將思想性和畫師精湛的技藝相結合、相統一。作為唐卡畫師,他也一直堅持將其貫穿在創作中。作品《一花一世界》描繪的是一位僧人和一只老虎在樹下修行的畫面,雖然老虎和僧人同在一棵樹下修行,但二者卻有不同的道路和未來,傳說僧人通過修行能直接到達佛的世界,而老虎則需先修成人形后才能繼續修法,再一步步求得解脫。該作品是旺松針對近年來,社會上大部分年輕人比較浮躁,凡事都以金錢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的現象而創作。他希望通過作品告訴人們:大家雖同處一片藍天下,但個體間又各不相同,沒有可比性,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保持愉悅的心情,在幸福的氛圍中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出路。
“每個行業都是如此,各行業都有成功的標準,特別是對于年輕的畫師來講,成功畫師就該以作品說話。唐卡畫師米瑪澤仁就因其精湛的繪畫技藝而創造了單幅唐卡作品賣出140萬高價的奇跡。他是我們唐卡界成功的典范,值得我們學習?!?旺松所仰望的并不是米瑪澤仁的作品價格,而是作品背后,畫師精湛的技法和他高層次的精神境界。
一筆一天地
去年10月11日,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巨幅唐卡——《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在四川省圖書館首次亮相,在長172米、高2.6的米的長卷上,繪制了600余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及我州獨特的民族風情、自然美景、傳統服飾等,給各地的觀眾帶去了一場“熊貓家園 凈土阿壩”的藝術視覺盛宴。
作為主創人員之一的旺松主要負責除大熊貓之外的包括錦雞、羚羊、梅花鹿、黃鴨等在內的100余種動物的繪制,他告訴筆者:“這幅唐卡長卷是40多名畫師用時一年創作而成。作品采用最純的西藏天然礦物質顏料和純金箔繪制,依托大熊貓繪制了阿壩州的珍惜動植物(包括青藏高原特有的山珍、藥草和花卉),是一幅阿壩人民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一幅阿壩人民向世界講述大熊貓故事的浩繁長卷?!蹦軈⑴c創作,旺松感到非常榮幸和驕傲。著名作家阿來評價說:“阿壩地區的藝術家大膽突破傳統‘唐卡’題材和規制的約束,借鑒國畫山水長卷的形式,精心構圖設色,以寫實主義筆法描摹故鄉。凡寨落,凡山水、花樹草木、走獸飛禽,均取材真實,描摹客觀。更精心摹寫姿態各異之大熊貓百頭于青山綠水間,以紀念大熊貓于川西北崇山峻嶺中科學發現,并以親善形象,代表中國走向世界一百周年?!?
在旺松眼里,像《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這種用唐卡的繪畫技法描繪阿壩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珍稀物種的方式,不僅有利于嘉絨風情魅力的展現和嘉絨文化名片的打造,又可以成為唐卡畫師們創作的文化基石,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這樣帶有區域性、標志性文化符號的作品出現。
“2019年12月31日,阿壩州人民政府正式設立了嘉絨文化生態保護區。今年4月21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向嘉絨文化等6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蓖烧f。這些消息,讓鐘情于傳統唐卡創作的旺松激動不已,它意味著嘉絨地區的唐卡畫師有更多可利用的創作空間,可以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旺松希望今后的唐卡繪畫能依托嘉絨文化的深厚底蘊,以長卷的形式,繪制出嘉絨歷史人物、講述好嘉絨故事,讓更多展現嘉絨風情魅力,打造嘉絨名片的新作品出現。在他看來,文創產品也需要從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中選取素材,并將其作為區域性、標志性文化符號,從而擴大其影響力,開發出更多被大眾所喜愛的文創產品。
一癡一修行
2018年,作品《一花一世界》獲“太陽神鳥杯”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繪畫類金獎;2019年旺松被授予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9年11月作品《五部文殊》獲“太陽神鳥杯”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繪畫類金獎;2020年12月作品《綠度母》獲“太陽神鳥杯”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繪畫類金獎;2020年12月,旺松及其團隊作品《唐卡上色技法》獲全國職業學院技能大賽專業技能課程文化藝術類一等獎……
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旺松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更離不開他對唐卡繪畫事業的熱愛與鉆研、創新。
“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靠自己的興趣養活自己,養活家人,作品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闭劦阶约鹤钚腋5氖聲r,旺松的眉心不由得舒展開來。旺松自幼跟隨父親學畫唐卡,從興趣到癡迷執著,旺松已經堅持了28年。有靈感時即興提筆,心情愉悅時揮毫潑墨,煩悶時埋頭描描點點,繪畫于旺松而言,已成為一種融匯于血脈和心臟跳動的本能習慣,在繪畫中學習、在繪畫中成長、在繪畫中進步、在繪畫中如花盛放,驚艷四座。
多年來,旺松一直秉承著精益求精的態度繪制唐卡,為了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同一幅作品有時會畫上五六次甚至更多次底稿,從底稿到上色,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繪畫,旺松會在業余時間研讀與唐卡相關的典籍,他手機里儲存的也全是唐卡和藏文化相關的信息、資料。
讓一幅唐卡既能體現畫師遵守傳統繪制的嚴謹,又能體現畫師的想象力,是旺松長期以來努力的方向。如何畫出更出彩的唐卡,讓傳統的唐卡在當今社會中傳承并發揚光大,旺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琢磨并探索著。
一舉一千里
多年的唐卡繪畫經歷讓旺松明白,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就是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讓外行看到作品的精美,同行看出作品的變化?!边@是旺松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是他多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他的唐卡作品創新主要表現在唐卡的構圖、線條、上色等方面,特別是中國畫式留白的運用,在業內獨樹一幟。
繪制唐卡之余,旺松還會給其他年輕畫師教授相關文化知識。在他看來,唐卡的創新離不開深厚的嘉絨文化底蘊,只有在尊重傳統唐卡繪畫技法和度量、比例的前提下,借鑒油畫、國畫等其他畫種對山水、祥云、花草、植物的走勢、形態的畫法,以及色彩的輕重進行創新,如何將遠近虛實更好地運用到唐卡繪畫中,更好地體現出空間透視感,借勢助韻,以此來體現唐卡的美觀造型,使其更形象,更具生命力,更活態化。
“旺松作為阿壩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旺松不管是繪畫技藝還是文化素養提升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時對于嘉絨地區唐卡的宣傳和發揚光大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闭劶巴?,阿壩州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民族特需用品研究室主任王成對他贊不絕口。
“從大范圍來講,唐卡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前景很好,但就目前的產業發展來看,我州遠不如西藏、青海、甘孜等地。在我州,很多都是以傳習所的方式存在,目前我們還沒有唐卡企業。而唐卡不同于普通的手工藝,它本身就是高精端的產品,培養一個好的唐卡畫師往往會花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闭劶凹谓q地區唐卡的現狀,旺松面露擔憂,他說目前學習唐卡的人不多,學完了從事唐卡繪畫,作為職業畫師且能賺錢的就更少。因此,旺松希望唐卡畫師要有精湛的繪畫技藝,在尋找當代唐卡新的藝術價值和風格體現的同時,不斷地創新,給作品和自己找到新的出路。目前,國家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非常重視,同時旺松也希望政府能出臺更多的保護嘉絨地區唐卡、培養唐卡畫師的政策,讓外界觀賞嘉絨地區唐卡作品的同時,也感受到嘉絨地區唐卡藝術的魅力,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神韻。旺松相信,在畫師們的不懈努力下,唐卡事業能像鴻鵠一樣高飛,一舉千里。
相關知識鏈接:
唐卡是一種以宗教內容為主的卷軸畫,既是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又是信眾修行的重要輔助工具,它是匠人的勞動成果,也是藝術家的心靈表達,更是宗教信眾們的修行依托和日記。嘉絨傳統唐卡,制作畫布時,采用本地叫“比曼”的泥土,和骨膠調制好以后均勻地涂抹在繃緊的畫布上。晾干打磨好以后,開始起稿,構圖以中心為主,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為天空,繪制佛、菩薩、祖師像。中為主尊,主尊要大于四周的佛像。下面主要描繪大地、金剛護法或者比上部果位小的菩薩。天空描繪云彩,大地以散點透視的方式繪出佛國的美麗與祥和。用炭筆畫好以后,再用淡墨勾勒一遍。用干染、濕染、點染渲染出漸變的效果,天空、大地、鮮花、奇石等,用平涂的方法繪出其余的部分。上色有著傳統的口訣“黃、紅是顏色的喇嘛;黑、白是顏色的將;黃、白是顏色中的瞎子……”上完顏色后,用黑、深紅、藍、淡墨等多種顏色根據不同的繪制對象進行勾線,采用鐵線描、高古游絲描、柳葉描、行云流水描等傳統描法。勾線完成后開始描金,描繪的主要內容是佛光以及衣紋,金線要求細而飽滿。最后開眼,此時供養人會獻上哈達,祝賀唐卡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