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藏醫學院院長李先加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貴州省文旅廳、黔東南州等聯合主辦,丹寨縣人民政府、萬達集團等承辦的第二屆“中國丹寨非遺周”中醫藥論壇上,青海大學藏醫學院院長李先加作了《藏醫藥發展現狀》主題報告。
他說,現存的藏醫藥古籍達到3000多種,其中最具代表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至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第斯·桑杰嘉措繪制成《四部醫典彩色掛圖》,將深奧的藏醫學理論和治病的技法及實踐經驗,通過形象思維以圖畫形式,描述為形象、直觀、生動的教材,成為藏醫藥學理論和實踐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李先加在報告中講述了三棵生命之樹與藏醫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知,用樹的顏色、枝干、樹的作用來進行解讀藏醫學。比如,三棵樹的顏色如同生命的顏色一般,即紅、黃、白、綠、藍,多姿多彩,這五種顏色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代表整個藏族的文化領域和這五種元素是相關的。
李先加說,藏醫所采取的方法有放血、火灸與艾灸、藥浴療法、按摩療法、穿刺療法等十八種療法。藏醫外治意思是通過起居、飲食、以及其他藥物治了以后作用不明顯的時候才用的。
“藏醫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我國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崩钕燃诱f,“藏醫藥浴法”于2018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藏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潛力大,但是影響力還不夠,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認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