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是有悠久歷史的一種古老文字,它產生于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這是藏族歷史上政治昌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重要時代。傳說松贊干布派其大臣吞米·桑布扎等十六人攜帶黃金前往天竺和西域留學,吞米等人拜婆羅門李敬和拉熱白森容學習梵文和聲明學,成績顯著?;夭睾?,仿照梵文和烏爾都文,創立了藏文(王輔仁、索文清編著《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七月版)。藏文從產生之日起,就隨之產生了書法藝術。藏文書法作為一種專門藝術受到重視,則是以后的事。藏文書法的首倡者們書寫出規范優美的書法,不僅起到了將語言的記錄形式大眾化的作用,加強了文字傳播信息的社會功能,而且也起到了追求書寫形式的美觀,使藏文書寫趨向藝術化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對外宣傳和交流,很多人不了解藏文和藏文書法。
藏文書法作品
藏文書寫工具及材料
藏文是硬筆即竹筆寫的。竹筆分為圓竹筆和三棱竹筆,不論是哪一種均選用質地堅韌的竹子,將其風干后削制。特別是用以制做三梭竹筆的竹子,還需炊煙熏制。藏文《丹珠爾經·工巧部》中有專門論述制做筆、墨、紙和刀等的卷函,也有單獨論述四寶的專著。在這些著作中對筆、墨等的選材、制作或研磨,工藝要求等作了詳細論述一從墨的種類而言,有黑、紅、藍、黃、白、灰、褐等,從原料來講有碳質的和金銀、珊瑚、珍珠等八及汞礦等。
竹筆書寫藏文的這一特點,要求初學書法者在較長的時間內用習字板練字,以打好書寫功底。因為習字板表面較粗糙,在習字板上練習好了,就能打出書寫基礎。書寫的方向是從左至右,書寫格式有嚴格規定,以尺犢為例,上下行文,平行行文。對長輩、對平輩、對晚輩的行文及書寫格式都不一樣,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書體,以至公文、書信的折疊封口等也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