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現代著名藏學家。青海省循化縣人。全名才旦夏茸·久美柔貝洛珠。3歲時被認定為才旦寺的五世才旦夏茸活佛的轉世靈童。6歲行坐床典禮。民國5年(1916)在才旦寺所屬吐哇寺從五世麻尼班智達更敦丹增嘉措華桑寶受沙彌戒,取法名更敦夏智嘉措。后拜俄昂瓊增華桑寶為師,學習藏文。7年(1918)又到吐哇寺學習佛法。8年(1919)人丹斗寺學習佛法和詩學、歷算學、因明學。12年(1923)拜尕楞寺活佛晉美丹曲嘉措為師,學習佛經和詩學。13年(1924)往返于尕楞寺、丹斗寺和才旦寺學經傳法,并秉承前輩遺志,兼作寧瑪派信徒的上師,為當地寧瑪派信徒講授密宗教法,制定戒律,決定每年法會期間僧官、翁則的任免。14年 (1925)在尕楞寺專門學習攝類學,并兼習佛學和歷算學。其間還在丹斗寺、才旦寺、吐哇寺和尕楞寺等寺院從事法事活動,并以款仁波且為堪布兼軌范師,以晉美丹曲嘉措師徒為屏教師,受比丘戒,正式取法名久美柔貝洛珠。20年 (1931),在繼續研習佛法的同時,到黃南桑格雄 (今同仁縣隆務鎮地區)和四川阿壩藏區等地拜師學經,收集經典。25年(1936),開始到各地弘法講經。同年,在吐哇寺修建了一座印經院,并與才旦堪布倉共同商定,出資維修和擴建丹斗寺。26年(1937)到丹斗寺、工什加寺等寺講經,并前往甘肅永靖縣、蘭州等地云游、傳法。29年 (1940)到甘肅省夏河縣噶達寺及才旦寺所屬各寺,主持寺院的維修和擴建,為這些地區藏傳佛教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積極從事民族事務及發展藏族文化的工作。1954年夏,赴北京參加憲法、黨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毛澤東著作哲學部分的藏譯和審定工作。1955年再度進京承擔會議文件的藏譯任務。1956年冬到內地各大城市參觀訪問。1957年,與桑熱嘉措一道整理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后入青海民族學院從事教學工作。1959年赴北京進入民族出版社從事文件和論著的翻譯?!拔幕蟾锩逼陂g受到不公正待遇。1979年以后平反,受聘為西北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教授,邊從事教學工作,培養教師和研究生,邊著書立說,在短短的幾年中整理、撰寫論著100多萬字。歷任青海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兼省翻譯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協委員、甘肅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天文歷算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職。